偏爱all向CP
先生太好了!
本命吴邪
爱昀(˵¯͒〰¯͒˵)
 

【历史】一盏风月酿长安(李白&杜甫)

沉青如树:

活动年份参考历史。
随便写的别太在意。


后续走→https://27254.lofter.com/post/1d7a441d_df4f77b


【李杜李无差】一盏风月酿长安
by.沉青如树


杜甫遇见李白时,洛阳正是初夏。
当时杜甫科举落榜,李白被赐金放还,都刚带着满心失意离开长安。
酒宴上李白一袭白衫飘然似谪仙,饮醉作歌起舞剑,兴正浓时举杯便吟:一盏风月酿长安。
长安。是个好地方。杜甫想着就顺口接到:饮来怀抱落花眠。
李白循声望过去,正与杜甫四目相对。两个诗人遥遥一举杯,这缘分便算是结下了。
他不会知道,杜甫在看见他那一刹,心里想的是怎样的话。
一诗动京华,一剑倾天下。
杜甫在想:还有谁比得过啊。
——
杜甫一直都觉得李白像极了话本子里的大侠。白衣带风满目潇洒的是他,三尺青锋剑术通达的也是他,街头巷口百姓念叨的还是他。
那朵名为仰慕的烟花早在见到李大侠的时候就砰的炸开,星火点点撩拨着杜甫心里莫名滋生的情绪,既像是钦佩又像是渴望亲近,令尚还年少的杜甫简直不知该如何自处。
所以后来当李大侠来邀杜甫一同出游的时候,杜甫答应的那么快不过是因为,他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过否定的回答。
于是两人同高适一起,从开封走到济南,从暮秋走到第二年夏。
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。
再到杜甫把这句写在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》里的时候,已经是秋天。这时候几个人也已来到了兖州石门一带,正准备辞别。
分别吗,大抵是总要分别的吧。
诗酒意气趁年华,尔后各自策马,各向天涯。
一场饯行酒好聚好散,几人举杯豪气干云的一饮而尽时,杜甫忽然就觉得,分别也不是那么可惜了。
最起码他这一生中痛饮狂歌的岁月,应该是都交付给了李白的。他定会珍之又重的把这段鲜活锋利的岁月藏进诗句里,至于李白记得多少,却不重要了。
那个人呀,是豪放不羁的楚狂客,浪迹山河的李大侠,一壶酒里的诗意写给了多少人,又怎么会太在意一个杜甫在他生命里留下的短暂一段风尘?
杜甫想着,扬手又是一杯酒,他酒量素来是好的,如今酒液入喉却只觉得辛辣难言,险些被呛出泪来。
——
一盏风月酿长安,饮来怀抱落花眠。
石门一别,杜甫去了洛阳。不过兜兜转转几次,却又回到了当年洛阳初见时二人尚还心心念念的长安。
此去数载都城繁华如旧,亭台楼阁间却再寻不见一袭白衫的诗仙。
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
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
杜甫啊杜甫,你还能不能有点出息?暂歇在长安的那些日子里,杜甫常常这么问自己,然而沾了墨的笔一触到纸面,他最先想起来的,依旧是那个举杯邀明月的李大侠。
要去找他吗?又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,杜甫怔怔的盯了一夜屋顶。李白和他的路相反,如今该是到了江东,他真的要找过去吗?就为了心里一点拂散不去的牵念?
当然了。
就为了这么一点牵念,他也一定是要去的。
李白见到杜甫的时候并未有多大反应,他风尘仆仆而来,却只见他匆匆一面。二人固然有朋友的亲热,却不曾有更自然的熟络。
可是这样就够了。真的。
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
杜甫在回去的路上慢慢的想着李白把这两句吟出来时的神情,只感觉心里有个地方骤然就缺了一块,艳阳高照的天气,吹进去的全是冷风。
他和李白,一个沉郁顿挫,整日家国大事,一个豪放不羁,满心锦绣河山。诗风都有如此大差异的人,又怎么可能在同一个世界里。
太瘦生,太瘦生。
何不是因相思苦。
——
要什么时候才能忘了李白?
这个问题实在太难,写饮中八仙歌时他就在想,到如今也没想个分明。
这一首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,就题上赠李白吧?
春天了,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当年看到这首春日忆李白的时候,他又是什么表情来着?
杜甫就这么想啊想啊,直到那天他为友人作诗,却条件反射般在诗题后面加上了:兼呈李白。
——南寻禹穴见李白,道甫问讯今何如。
哈,哈哈。
杜甫,你他妈真没出息。
诗最终还是送了出去,他也听到李白作梁园吟引得名门千金倾心的消息。
他本来以为自己会难过,可是他默念着那首梁园吟,念着念着,就变成了了另一首诗,然后轻轻的笑了起来。
那首诗是沙丘城下寄杜甫,那句诗是:
——思君若汶水,浩荡寄南征。
是啊,他就是这么没出息,李白给他一点好,他就心甘情愿的跟过去,哪怕是万丈深渊,便也就义无反顾的跟着跳了。
——
杜甫真正慌起来,是在听说李白参与永王谋反的时候。
长安城十年位卑职微他不曾慌,安史二人叛乱困居长安他不曾慌,被叛军扣押一年逃走时他亦不曾慌,此时此刻听到李白被抓,却连握笔的手都开始打颤。
身边的友人都在劝他明哲保身,这个时候再去为李白辩护实在是无异于玩火自焚。而且稍微清醒点的人都知道,就算李白辩解自己是“误上楼船”,他亲笔写的十一首永王东巡歌还在,无论过程如何,李白谋反的罪名,都差不多是坐定了。
可是很遗憾,杜甫便就是所有人里,脑子最不清楚的那个。
一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呈给皇上,洋洋洒洒,二百四十字,成了把李白从黑暗中带出来的一缕阳光。
李白了解到这件事情时,人已经走上了流放夜郎的路。押着他的士兵临行前,第一次和他开了口。
“杜大人让卑职来捎一句话。”
“你们二人,已经分别十一年了。”
李白听到这话倒是有了片刻失神,边关的风不停歇的吹过来,恍惚间好像吹起了那年初夏的洛阳,续上他下一句诗的少年的衣摆。
他记得自己年长少年十一岁,如今又一个十一年砸下来,却如同冥冥之中自有的轮回。
——
杜甫最近总是睡不着,总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快要来了,然而提心吊胆了许久,日子却一直风平浪静,久之也就慢慢放下心来。
他并不觉得自己帮李白有什么不对,甚至都没觉得李白有错过。是谁说过每个人都会犯错,可你要是真的深爱那个人,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视而不见?这句话放在他杜甫身上,真是再适合不过。
他仍在写诗,以笔为针蘸墨为线,把对李白的那些情意细细密密的缝进岁月的诗笺。
他写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,恐非平生魂,路远不可测。
他写浮云终日行,游子久不至,三夜频梦君,情亲见君意。
他一夜又一夜的梦见李白,却不知道每当午夜梦回,他的妻子半梦半醒间,总是看着他披衣下床,挑亮颤巍巍的一豆烛火研墨写诗,听着他低声的一遍又一遍念着:太白。
太白,太白。
长安花繁山如黛,却念故人今何在。
梦中犹是洛阳景,太白不肯寄诗来。
——
公元762年,李白殁。
杜甫辗转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,森然冷冽的寒意从皮肤渗透进五脏六腑。
有人说,李白是病死的。
也有人说,李白是喝醉了要去捞水里的月亮,不小心失足溺死的。
你听听你听听,果真是他的李大侠,这么不羁放浪,就连死,也总要叫人猜一猜是怎么个死法。
杜甫只感觉心肝肺都纠结在了一起,想哭却哭不出半滴眼泪来。
不知道为什么,他更愿意相信李白是溺死的,病之一词听来实在太过脆弱,如何能配得上他的李大侠?
他的李大侠啊,就应该是一人一剑一壶酒,魂魄伴月随江流。
那么潇洒的李大侠,也只有长眠在这青天白日下才合适,睡在那长空皓月碧涛滚滚里才合适。
他的李大侠最讨厌这尘世羁绊,如今也终于结了这风月人间,只留一缕魂驾浩荡荡长风,奔向万重青山。
他的李大侠已经离开了,那么他还远吗?
无人看见的角落,杜甫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。
——
公元770年,衡阳湘江。
杜甫躺在船舱里,听着细碎的水流声。他能够感觉到今天是个好天气,江上的月亮一定很圆。他很想起身出去看一看,可是他现如今已经行将就木,连直起身子都做不到了。
想他这一生,身如浮萍,漂泊辗转,旁人眼里再平凡不过的安居乐业,竟是从来吝啬于给他体会的时间。
仔细算算,他在西南一带浪迹,如今竟也有了十一年……
十一年……
那年初夏的洛阳,他遇见了长他十一岁的李白。
李白流放夜郎时,他们也正是分别了十一年,他写诗替他辩白,便是此生最后一眼。
如今他病弱不堪,却偏也受了十一年的苦楚,才到今日油尽灯枯。
他像是想到了什么,想要笑,却引发了更剧烈的咳嗽。
十一年如同一个轮回,翻来覆去,终于成就了一段逃不开的情债,逃不掉的孽缘。
他咳嗽着,只觉得越来越喘息艰难,朦胧中似乎看到一袭白衫翩若谪仙的李大侠意气风发的举杯,对着他笑道:“子美兄年纪轻轻便有忧国忧民之大志,他日必有作为!”
都是骗人的。
什么忧国忧民,潦倒穷困了一辈子,最是担忧过的,也只有一个你而已。
那一晚舱内最后传出的一声太白兄,船家没有听见。
——
一盏风月酿长安,此去漂泊不记年。
春风绿酒洛阳宴,目光对撞写诗缘。
有人抱花水中眠,有人魂归在客船。
聚散死生各辗转,相隔八岁复相见。
——END


2016.07.01

评论
热度(4090)
  1. 共18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